我們知道佛法是講「絕對」的,道場提供給你吃,是絕對給你吃,不是要在你身上回收。因為提供這些東西的是信眾,我們稱信施,是他們供養的,本來就是要給常住或者朝拜的人一個方便。今天,有緣來到廟裡,在這裡結個緣,也能夠讓這些信施種個福田。 |
有些人到了寺廟,對於「要不要吃飯?」常會感到很困惑,尤其是進到寺院,常住也好、師父也好,會很殷勤的招待吃飯,這些來山上朝拜的信眾,不好意思不吃。一方面再出去吃也不方便,而且難得吃個素菜,吃了以後也很高興,高興以後就覺得不好意思,總不能白吃白喝,所以想一想,這一餐大概五十或一百元,然後怕給得太少,乾脆一個人頭算二百元、一家五口就是一千元,這樣就不會虧待佛祖了。假如是這樣想的話就都沒有功德了,會變成一種買賣。
我們知道佛法是講「絕對」的,到場提供給你吃,是絕對給你吃,不是要在你身上回收。因為提供這些東西的是信眾,我們稱信施,是他們供養的,本來就是要給常住或者朝拜的人一個方便。今天,有緣來到廟裡,在這裡結個緣,也能夠讓這些信施種個福田。
假如,你的心態是想:晚來的人沒得吃怎麼辦?因此才捐款供養,這個時候拿個一千元或五十元都不要緊,因為不是用金錢的大小來衡量你的發心。你吃了是個福田,再出錢給後面的人吃又是一樁功德、一件福田,所以在佛門中出出入入都是福田都是功德。如果用世間法來想,那就一點功德也沒有。雖然吃得那麼飽,也付那麼多錢,但因為觀念不對,所以沒有福德、沒有功德。在講經的時候也常跟大家提到,要是用世間法來想,那叫做世間情,夾雜這種是姦情就變成世間法;要按照佛教的觀點去看事情想事情,那功德利益才會很大。當你弄清楚後,會知道這兩者的差別是很具體、很明顯的。
所以佛門教義是很殊勝的,即使在吃飯都一樣不可思議。希望大家藉這個機會能夠學一些,不從事相上去分別,而從心念上去成就,這樣的話,我們修行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進步很多。假如不知道而一直在相上轉,就會造成一種負擔──來到廟裡吃也不是,不吃也不是,造成上也不是、下也不是的困境。要是了解佛法的行止威儀,你會知道,佛法的教義不可思議,希望大家能從日常生活中,去體驗佛法真正存在的價值觀。它要我們打從心裡去完成生命的改造,從內心的深處去做轉變,假如把這一餐飯當作是一種買賣的話,那就錯了。
為什麼我們台灣的道場這麼的殊勝,吃飯不收錢?為什麼那些道場附設餐廳然後收錢,我們認為一點功德都沒有?因為它是世間的買賣。我們在這裡吃飯是給大家兩方面都種福田的,這才是「佛事門中,福田第一」。假如變成世間買賣的話,那就一點福德也沒有,這是每一位信施都應該了解的,也希望比丘、比丘尼在教化引導眾生時,能夠把這部分跟大眾交代清楚。
【我要護持此篇文章】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