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淨土思想與建設(五):七菩提分與八正道 【文/淨法院 整理】 |
|
|
|
今天我們心是泡在股票堆,身口意是浸在貪嗔痴裡面,那當然是娑婆、五濁惡世,能不能夠從我們自己開始,調整一下自己的心,把它安放在七菩提分裡面,把我們身口意調整在八正道上面,極樂世界就現前了,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蓮花朵朵開,會青色青光、白色白光、赤色赤光、黃色黃光,現在我們則是黑色黑光。
|
|
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到底交代什麼?這點體會不出,就不要講。《阿彌陀經》這裡面這麼懇切,講的是佛的境界,我們體會不到。裡面講七寶池、八功德水很清楚,知道七寶池是什麼嗎?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赤珠、琥珀,現在還有鑽石、祖母綠,比前面七寶好的太多,但七寶指我們生命中的寶,生命中的七寶是七菩提分,意思就是我們的心要泡在七菩提分裡,才用七寶池這樣來形容。
那八功德水是什麼?佛經傳記很多人解釋的我們也不能說不對,可是我們要知道八功德水就是八正道,就是我們身口意要依照八正道去規範。換句話說,在極樂世界裡的每一個人,心是泡在七菩提分裡,身口意是行在八正道上面,這地方就是極樂世界。
今天我們心是泡在股票堆,身口意是浸在貪嗔痴裡面,那當然是娑婆、五濁惡世,能不能夠從我們自己開始,調整一下自己的心,把它安放在七菩提分裡面,把我們身口意調整在八正道上面,極樂世界就現前了,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蓮花朵朵開,會青色青光、白色白光、赤色赤光、黃色黃光,現在我們則是黑色黑光。
我們了解《華嚴經》跟我們講的是什麼?你自己從小部經裡真的看不到,從大經裡所展現所寫的,才能夠了解到小部經在講什麼,否則七住位菩薩的境界,都比佛位的境界高得多,就完了,那所解釋的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跟解釋天國沒有兩樣。兩個到最後,不過是你家的花園跟他家的花園而已,這樣有意義嗎?這個地方看清楚,這是第一個淨土的存在,佛的無為法我們不要把它踐踏成有為法。
當我們徹底了解七住位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以後再進一分方便波羅密,就可以擁有你自己的淨土,就這麼簡單。它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,淨土從此以後無遠弗屆,生生世世都可以在淨土中,這是第一個。第二個,佛陀的淨土在第五十一參彌勒菩薩這一參,講到彌勒樓閣這個淨土。台灣有法師非常推崇彌勒淨土法門,慈航菩薩跟太虛大師,也主張彌勒淨土。我們看到淨土宗,它講到淨土第五祖是法照法師,法照法師之前的幾位淨土宗祖師,就在彌勒淨土的彌勒樓閣裡面遇到他們,最近最有名的虛雲老和尚,遊園事件發生的時候,他也到彌勒淨土去,各位記得我們看虛雲年譜,他在那邊像各位一樣,想找個位子坐,彌勒菩薩說:「起來起來!回去回去!你這裡的因緣還沒到……。」有沒有?他也在彌勒淨土!
各位知道彌勒淨土的殊勝,彌勒淨土的往生,它的條件有多少?它有100多個條件,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非常簡單,你都可以去。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各位看自己做得到做不到?能不能到淨土去?很簡單的例子,你每天乖乖的老實念佛、念經,要老實,不老實不算!做得到老實,就能到淨土去!
什麼叫不老實?舉個例子,有一個老菩薩,她兒子要考大學的時候,她開始學佛,祈求菩薩讓她兒子考上台大,就這樣考上了,其它因素沒考慮,事實這兒子應該很認真也很優秀,他假如不認真又不優秀,怎麼考得上?不可能求菩薩他就能考上,對不對?等她孫子也要考大學時,她就跟孫子講:「過來,阿嬤跟你說,你爸爸就是這樣考上的,現在你跪在這裡,我來跟阿彌陀佛講,你跪呀,合掌,念阿彌陀佛……。」他就一直念,念了差不多半個鐘頭,這個孫子就跟阿嬤講:「阿嬤……」「安靜,阿嬤在跟佛祖講,你不要講話!」她繼續再講,這個孫子過了10幾分鐘又說:「阿嬤……」「安靜,阿嬤還沒講完!」又念了5、6分鐘,這個孫子又說:「阿嬤……」「安靜!安靜!叫你不要講……。」這個孫子再說:「阿…嬤…」「又叫了……。」「我才叫妳3聲,妳就滿臉的火,妳叫阿彌陀佛,叫快1個鐘頭,阿彌陀佛已經住院去了。」
【我要護持此篇文章】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