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修的基礎-前行準備工作五個階段
現在要跟各位講的是最下面的基礎功夫這裡。我們來接受禪坐的訓練,在這個地方叫「禪坐」,禪宗的「禪修」要從「置心一處」那邊開始算,從這邊向右轉才叫禪宗。現在我們都在做禪宗的前行準備工作,這裡一共有五個階段:
從欲界定開始才叫修行,前三個階段是修行的前方便,此過程統稱舒服禪。
第一個是「靜坐」;靜坐以後要經過的過程。
第二個是「粗住」,粗住是調身。
第三個是「細住」,細住是調心跟調息。
第四個是「欲界定」。
|
禪修的基礎-前行準備工作五個階段
現在要跟各位講的是最下面的基礎功夫這裡。我們來接受禪坐的訓練,在這個地方叫「禪坐」,禪宗的「禪修」要從「置心一處」那邊開始算,從這邊向右轉才叫禪宗。現在我們都在做禪宗的前行準備工作,這裡一共有五個階段:
從欲界定開始才叫修行,前三個階段是修行的前方便,此過程統稱舒服禪。
第一個是「靜坐」;靜坐以後要經過的過程。
第二個是「粗住」,粗住是調身。
第三個是「細住」,細住是調心跟調息。
第四個是「欲界定」。
此時能安住下來,心不會亂跑,事實上這時還沒入定;在這個過程裡,統稱為「舒服禪」。因為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,假如產生痛苦或不舒服,或許就會離開了,但是假如覺得很舒服,就會留下來。但是那個只是舒服,不是成就。大概每三個人當中有兩個人會很舒服,有一個人會很痛苦,所以通常那個人就陣亡了。另外兩個人會留下來,會說禪坐很好,因此就會有所謂種種的什麼功、什麼功,但是那些都還不是真正的禪坐,這個時候出定,身體上有很多奇怪的病都會復原,例如說高血壓,失眠、潰瘍,都會好。有些人糖尿病也好了,但是這個只是靜坐以後給的副產品,它不是目的。
佛陀跟耶穌不太一樣,因為耶穌弘法三年,是專門示現幫人家治病的;佛陀是不現這種治病的神通相,因為這不是目的,它只是過程裡必然會有的現象。從欲界定開始就叫修行,前三個階段叫修行的前方便。
第五個是「未到定」,從欲界定到未到定之間,這個時候會有兩種感覺:一方面是「舒服禪」的效果會繼續擴大,甚至於還會有一些神通,包括預知誰會當選總統,什麼時候會大地震,或者幫人家治病。這部分不是我們的目的。另一方面,會逐漸的感覺到生命在起變化:個性、氣質、對社會的感受能力、對大自然的感受能力,還有自己對生命、對人性的感受能力,會逐漸的擴大跟增強。從這個時候開始,身體跟心靈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。在生理方面有八種大變化,心理上有十種大變化,這些變化叫做「八觸十功德」,簡稱為觸功德。這個觸功德是每個修行人都會經過的,這會使生命產生很大的變化,傳統的記載說細胞也會起變化,用現在的話說,應該是血型跟DNA都會發生變化。
經過這個變化以後就能夠「置心一處」,那是真的置心一處,置心一處的時候是沒有妄念,不起妄想,心很平靜,對於心念的狀況可以看的很清楚。因此它就會開始超越過這個世界。
【我要護持此篇文章】
|
|
|